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、降低能源消耗、減少污染物排放。節能減排包括節能和減排兩大技術領域,二者有聯系,又有區別。減排項目必須加強節能技術的應用,以避免因片面追求減排結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,注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衡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》所稱節約能源(簡稱節能),是指加強用能管理,采取技術上可行、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,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,降低消耗、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、制止浪費,有效、合理地利用能源。我國快速增長的能源消耗和過高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促使政府在2006年年初提出:希望到2010年,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兩成、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一成。這兩個指標結合在一起,就是我們所說的"節能減排"。
我國經濟快速增長,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,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代價,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,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。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、增長方式直接相關。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、轉變增長方式,資源支撐不住,環境容納不下,社會承受不起,經濟發展難以為繼。只有堅持節約發展、清潔發展、安全發展,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。同時,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,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。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,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.
國家"十二五規劃"明確提出了節能減排的目標,即到2015年,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%;單位GDP能耗下降16%;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3.1個百分點,從8.3%到11.4%;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到10%的目標。此外,十二五"規劃中還明確了主要污染物控制總類,在"十一五"化學需氧量、二氧化硫這兩個類別基礎上,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兩個類別的污染物控制指標。"十二五"規劃提出的約束性指標更加明確了國家節能減排的決心。
國務院發布的《節能減排"十二五"規劃》,對有關領域、行業的節能減排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,側重于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措施的細化和目標的量化,確定了5個方面的主要污染物減排重點工程。
為確保實現今年節能減排目標、推進綠色低碳發展,并為實現"十二五"目標奠定良好基礎,下一步,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 。
一是加強宏觀指導。 二是強化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督促檢查。 三是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。 四是抓好重點領域節能。 五是加強環境污染治理。 六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。七是加強節能市場機制建設。八是提高全民節能減排意識。
減排工程
一是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、現有設施升級改造、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為重點,提升脫氮除磷能力。
二是以制漿造紙、印染、食品加工、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為重點,繼續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藝技術改造。
三是推進脫硫脫硝工程建設。
四是開展農業源污染防治。
五是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。